最终,新中国成立后的第一本比较教育教科书《比较教育》问世,虽然后来历经多次修改,但它至今仍是全国各大高等师范院校本科生使用的基本教材。①这本《比较教育》,只研究了美国、苏联、英国、法国、西德、日本六个国家的教育,没有把中国作为对象国加以比较研究,这是受到当时客观条件的限制。因为教材编写期间,中国教育战线正处于拨乱反正、调整改革的过程中,学制、结构、课程等重要问题还不够明确,一些基本数据尚未公开。考虑到作为
中国自编的第一部比较教育学教科书会带来一定的国际关注与影响,为慎重起见没有将中国列入研究对象国。②由于比较教育成为高等师范院校教育系的一门课程,除了科研人员之外又增加了比较教育学授课教师和学生,比较教育学科队伍得到进一步充实。
(二)比较教育学教材和经典教育著作的引进
改革开放后,中国比较教育学者翻译了国外比较教育学者的理论性著作。其中,顾明远翻译了索科洛娃的《比较教育学》(文化教育出版社,1981),刘树范、李永连翻译了冲原丰的《比较教育学》(吉林人民出版社,1984),朱勃编译了《印度比较教育学——启发提问》(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1985)和《比较教育——名著与评论》(吉林教育出版社,1988),赵中建、顾建民组织翻译了不同时期国外比较教育学者的代表性著作《比较教育的理论与方法——国外比较教育文选》(人民教育出版社,1994),为比较教育学专业重建发挥了重要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