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样, 巴别尔就非常真实地“刻画了在充满矛盾、暴力、动荡和剧变的特定时代普通红军战士的崇高与卑琐、人性与本能、人性与义务、宽厚与残忍等种种心态”(李明滨等), 写出了有血有肉、真真实实的普通红军战士形象。这种诗意与粗俗的交织, 也体现在《敖德萨故事》中, 如“窗外繁星散立, 像是大兵们在随地拉屎拉尿, 蓝色的穹宇间浮游着绿莹莹的星星”(《日薄西山》), 大兵们在随地拉屎拉尿的粗俗与蓝色穹宇间浮游着绿莹莹的星星的诗意并列出现, 从而使粗俗与诗意交织在一起。
视角多变, 结构严谨。《骑兵军》30多篇作品总体来看, 可以说是视角多变, 结构严谨。
小说中很多篇章采用第一人称限知内视角, 大多数情况下, 作家设计了“我”——柳托夫, 一个彼得堡大学法律系毕业的知识分子, 奉命来到狂放不羁、野性十足但骁勇善战的骑兵军当中, 通过“我”的眼光来展示骑兵军的方方面面, 他们的优点与缺点, 尤其展示了文明、人道主义的“我”与粗野、有点残暴的哥萨克骑兵战士的冲突, 以及“我”的逐渐趋同于他们。“我”既是叙述者, 也是小说中的一个重要角色, 参与了许多重要事件。有时, 也让作品中的主人公以第一人称的方式, 作为叙述者来讲述故事, 如《政委康金》就是政委康金讲述自己怎样以两个人杀死八个敌人的故事, 《盐》则以战士巴尔马绍夫给杂志主编写信讲述亲身经历的方式, 述说了女走私者把盐伪装成婴儿欺骗战士的做法以及最后的死亡, 《叛变》也是以巴尔马绍夫回答侦查员布尔坚科的问题的方式, 讲述自己所见到的“叛变”。这种第一人称限知内视角的好处是叙述者知道得不比读者多, 他的叙述因而更加集中、真实, 让人有身临其境之感, 能更好地写出战士们的一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