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秋淡淡,月弯弯,无人起向月中看。”千里共明月,佳期何时还?月亮,从某种意义上而言,是属于文人骚客的,也是属于相思的。容若这一句,语调很是清浅,却内藏一望无垠的深久落寞,那样的落寞,还带有一随流水到天涯的惆怅。
“明朝匹马相思处,如隔千山与万山。”饮马关山,不知归期。这般忧伤,真可谓一步一回首,与目睹逝去之感没有差异。他的心里有一个结,扎根于思绪之间。归思,在他上路的那一刻起,一发难收,相思愈烈。这时他的一声长叹,将此前的冷意连根拔出,源源不绝地表露出情感。
“梦魂思乡,关山太长。雁鱼难寄,音尘相隔。”容颜只为相思老,别离不似相逢好。一曲终了,如人所云,语尽而意不尽,意尽而情不尽。
于中好
雁帖寒云次第飞,向南犹自怨归迟。谁能瘦马关山道,又到西风扑鬓时。
人杳杳,思依依,更无芳树有乌啼。凭将扫黛窗前月①,持向今宵照别离。
注释
①扫黛:画眉。
词解
日暮时分,苍山云翳,次第幽深。在云端之上,隐约能够看见大雁摆成阵列,正朝南飞行。偶闻雁鸣回荡空中,大雁们可是在埋怨归期过晚呢?而他正骑着一匹瘦马在关山道上慢行,不知何日能够回归,又是一年西风扑面时,尤感寒凉,不免忧心忡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