画家齐白石年轻时候喜好篆刻,于是去拜访篆刻家。篆刻家说:“我没有什么特别的经验;你去挑一担础石回家,刻了磨,磨了刻,一担石头都成了泥浆的时候,你的篆刻也就学成了。”齐白石于是挑回一担础石,夜以继日,刻,磨,刻,磨,一边还参照着宋清时代的篆品,精心琢磨。数年后,一担础石都变做了泥浆,他的篆刻技艺也臻于炉火纯青的至境。
唐代诗人李贺每次出游时,随身携带一个锦囊,遇有灵感,即迅速写下,投入囊中,待回家后,再把涂得奇奇怪怪的各色纸条一起倒出来,分门别类加以整理,最后再创作成一篇篇精美的作品,李贺最后成为我国文学史上罕有的“鬼才”,即是因为这种呕心呖血的勤奋积累而成的。
人们的积累倘是专力于一个方面,就可以获致对某一技艺的精熟掌握,或对某一事理的精深理解,这种能力是人们解决各类问题根本的基础;人们的积累倘是勤而不倦,就可以使人触类旁通,从对一种技艺、一种学问的熟练发展到对多方面才能的掌握与熟练运用,这是人们获得全面发展的途径。积累若是不专不勤,就是大的忌讳了。“凡学问切忌间断,(间断)便不是学,一日暴之,十日寒之,奚可哉?”其他事业也是这样。一段时间勤奋,一段时间荒疏,知识相互之间不能产生良好的联系效果,前面所学的知识难以启发后来的,后来学得的知识难以巩固以前的,从效率上讲,是很不科学的,就恒心与毅力而言,明显是不具备成功的基本条件。历史上众多有成就的人都不是这样,“绳锯木断,水滴石穿”,才是他们取得成就的最为合理的解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