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后书·郭泰传注》引周迁《舆服杂事》云:“巾,以葛为之,形如?。”《玉篇》曰:“?,帽也,绢,帻也。”则巾近于帽。
《说文》云:“帽,小儿、蛮夷头衣也。”
《书大传》曰:“古之人,衣上有冒而句领者。”《注》曰:“冒,覆也。”
《淮南氾论》曰:“古者有鍪而绻领。”《注》曰:“鍪,头著兜鍪帽,言未知制冠也。”盖冠弁等皆后起之饰,帽则诚所以覆头者。
《宋书·舆服志》曰:“帻者,古贱人不冠者之服也。汉元帝额有壮发,始引帻服之,王莽顶秃,又加其屋也。”
说或附会,然《魏书·辛绍先传》,谓其丁父忧三年,口不甘味,头不栉沐,发遂落尽,故常著垂裙皂帽,则帽确可以覆发。用无慊乎冠弁,而视冠弁为简易矣。去冠弁而著帽,抑可谓反古复始,变文从质者也。《释名》:“帻,蹟也,下齐眉蹟然也。”其制齐眉,故可掩额发矣。
《北史·萧詧传》,言其恶见人发白,事之者必方便避之,担舆者冬月必须裹头,夏月则加莲叶帽,亦帽可覆发之证。
然《隋书·崔赜传》:大业四年,从驾汾阳宫,次河阳镇,蓝田令王昙,于蓝田山得一玉人,长三尺四寸,著大领衣,冠帻,奏之。诏问群臣,莫有识者。赜答曰:“谨案汉文帝已前,示有冠帻,即是文帝已来所制作也。”然则帻自景帝而有,初不待元帝矣。